液體危廢處理設備
技術應用:該技術主要致力于蒸發結晶技術的研發和工業廢水的處理,與意大利熱泵蒸發結晶領域的先驅者技術合作,針對客戶的工業廢水提供整體解決方案,使企業產生的廢水達到直排的標準或重復利用到生產線中,為企業環保達標,實現“少排放”。該技術廣可廣泛應用于機加工切削液(乳化液/冷卻液/潤滑液)、電鍍廢水處理、鑄造、印染、食品、制藥、化工、環保水處理(包括:垃圾滲濾液)、冶煉、高COD,高鹽廢水處理等多個領域,
工作原理:通過使用特殊設計的熱泵,使蒸發罐內的壓力達到33mbar。在此壓力下,可以讓水份在相對較低的溫度如35°C下沸騰。在上述工作條件下,利用熱泵的閉環制冷回路產生的熱量將水與濃縮物分離。為了避免過激的沸騰而影響蒸餾液的質量,液體在穿過輔助交換器被空氣冷卻前,先被送到加熱器皿底部加熱。此時獲得的第一階段的蒸餾液也就是廢液從液體到蒸汽條件的轉化,并在高壓下飽和,液體從加熱轉換器出來,然后通過主交換器被空氣冷卻。在到達第二個熱交換器之前,冷凝室的液體通過恒溫閥擴散。蒸發器皿里產生的蒸氣通過恒溫閥釋放熱量給液體冷卻。上述熱交換產生冷卻的液體,通過壓縮機的吸入端低壓(?6bar),通過離心泵排放。
低溫蒸發測試數據(案例參考)
我司對以往機加工客戶的切削液廢液取150ml進行模擬試驗,分別獲得131ml冷凝液,11ml濃縮液,損耗約8%,原液處理后濃縮約13~14倍。廢液處理后外觀如下:
處理前/后水質報告
報告編號:GREENLAN-0410-1
客戶:N/A
真空低溫蒸發水質報告
水質檢測項目
原液
冷凝水
濃縮液
測試水量
150ml
131ml
11ml(損耗約8%)
外觀檢測
淡黃色乳濁液,水質渾濁懸浮物含量高,表面有黑色的浮油,有刺鼻氣味。
水質清澈、透明(接近于自來水外觀)
褐黃色略粘稠液體,大量懸浮物,表面有較厚一層黑色的浮油,有刺鼻氣味。
化學需氧量(CODcr)(mg/L)
102300
197
—
PH 值
8.5
8.21
—
氨氮NH3-N(mg/L)
453
33
—
電導率(μs/cm)
3790
5.93
—
以上數據僅為通過水樣在實驗室模擬真空低溫蒸發測試后獲得,如原液水質不同,濃縮倍數及冷凝水水質也會發生變化,需按實際工況為準。
熱泵低溫蒸發器VS多效蒸發器VSMVR對比分析
序號
對比項目
C&G熱泵真空低溫蒸發器
多效蒸發器
MVR
1
工作原理
采用熱泵壓縮的原理,在兩端輸出熱媒和冷媒同時對物料進行蒸發和對蒸汽進行冷凝。與此同時高真空度保障物料能在極低的溫度下進行蒸發。
利用前效蒸發產生的二次蒸汽作為后效蒸發的熱源
二次蒸汽壓縮釋放出熱能。
2
熱源形式
電能
蒸汽
電能,蒸汽
3
熱媒/冷媒
熱泵輸出
蒸汽/冷卻水
蒸汽/冷卻水
4
蒸發溫度
35-40°C
85-95°C
65-85°C
5
出水水質(含油廢水)
低溫蒸發,水中COD不易被帶出,故水質較好。
水質較差,高溫蒸發,拖出大量原液
水質一般,蒸發溫度較高,拖出部分原液
COD<50
中有機物,COD>1000
中有機,COD>700
6
運行能耗
蒸發1m3水,消耗120~150度電
蒸發1m3水,消耗1m3蒸汽。
蒸發1m3水,消耗60~70度電
7
冷卻水用量
采用生態制冷劑氣體,無需任何外部的冷卻水供應,因而大大節省配套設施及冷卻水和電的消耗。
需要冷卻水25m3~30m3/h
需要冷卻水15m3~20m3/h
8
設備結垢
40度以下低溫蒸發,廢液在蒸發罐內,熱媒在外部獨立管程;
高溫蒸發,容易結垢,管式換熱。
蒸發溫度較高,容易結垢
9
清洗方式
采用意大利的技術,壓縮器輔助,可在蒸發過程中自清洗罐壁,無需停機人工清洗。
需停機加藥劑人工清洗
需停機加藥劑人工清洗
10
運行控制
1.全自動化控制及運行,可24小時無人值守連續工作;2.根據客戶水質要求設定運行時間段;3.可根據設定濃度自動出料;4.控制點少,自動化程度更高,故障率低,運行穩定,維修及保養成本極低。
人工操作,需配備人員值守,操作復雜,故障率高,維修及保養成本高
半自動運行,需人工輔助干預,故障率高,維修及保養成本高
11
占地面積
模塊化設計,結構緊湊,占地面積小,組裝運行快速方便
占地面積較大,外接管路較多
占地面積大
備注:根據客戶需求我們可以為客戶提供小試、中試、運營、銷售、設備投資租賃等選擇性服務